這一篇要談的是風險管理,什麼叫做風險?
以下我簡單將風險簡單分成兩類
1.已知的未知(Known and unknown):
我已經知道這件事情會發生,但不知道會造成多大的危害,例如:申請一項政府標案,預計的結案時間約在4月份,
但因時間處於總統大選前後,估計不同的人獲選都會對專案造成一定的影響,但是好是壞還無法預期。
2.未知的未知(Unknown and unknown):
不確定會不會發生,而且發生後的危害程度無法預期,例如:發生海嘯、水災,
這種無法猜測是否會發生的風險,而且也不能預期真的發生時會帶來多大的損害。
在日常工作中
其實也會面對許許多多的風險,
我想每個人都常常被自己的老闆詢問:
「月底前搞定,有沒有問題?」
「這個系統要完成,還有沒有其他技術問題要克服?」
「這個月我們的KPI會不會達成?」
「月底了,我們的系統會不會又在算總帳時當掉了?」
「我們的主機放在海外,如果對北美的海底電纜線斷掉了,怎麼辦?」
你的主管正在做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
他正在尋求消除風險、估計風險發生的機率,
或者是降低風險發生時的影響程度,
如果你回答「有問題」、「無法達成」、「不清楚」
我想你的老闆都會繼續追問下去
並要你提出行動方案來解決問題,
如果你回答「沒問題」「可達成」,
那謹慎一點的老闆還會問你「數據呢?」「如何證實?」
或者問你「那還有沒有其他問題?」
藉由詢問來確認狀況,
並會要求你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報一次進度給他,
而看完報告後他可能還會再問你問題。
從以上的日常工作狀況,我們大致上可以看到:
1.我們要『主動去識別』我們工作上的風險
2.識別風險的動作是要『持續進行的』,不是只做一次
3.對風險我們要有因應的動作,看是要避開、消除、減輕還是忽略它
而在工作上最大最大的困難往往在於『識別風險』
又該如何識別風險呢?大概以下兩個動作:
1.對所負責的工作有更深入了解
我想這點沒有人會反對的,你唯有對自己的工作看得更加深入,
你才能清楚的看到,是否有些東西忽略了或沒留意到,並提出因應策略。
2.識別完成工作的人事物
完成一項工作,可能免不了要有其他人來協助,有些時候是需要有人幫妳採購東西,
有些時候是要申請機器,有些時候是要政府發下許可證,有些時候是要其他人來跟你談需求,
有些工作有專業與技術上的瓶頸,有些東西自己並不是那麼的了解,
這些都是潛在的問題,你應該清楚的掌握這些人事物,要讓它是『可控的』。
識別出可能的風險後
再來就是要提出你的方案了,當一件事情已經是已知,而且也知道如何因應,
它就不再是風險了,因為你已經完全可控,當你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你可控的狀況,
並在過程中『持續的識別潛在的問題』,那估計的進度與品質應該就八九不離十了。
工作上的風險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
但不代表它不存在!我們都必須要有風險管理的觀念,才能穩穩地做好每一項工作!
相關文章
延伸課程
作者:Gipi
Blog:http://www.dotblogs.com.tw/jimmyy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