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曾經說過: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」
這句話講的是:人若擔任什麼職位,就應該負責那個職務範圍內的工作,反過來說,超出職務範圍的事情就不應該去碰觸。
這是為了明確分工、劃分權責,同時也能避免需要處理的範圍不斷擴大,到最後無法負荷的窘境。
在專案執行上也是如此,必須訂定出工作範圍,讓團隊知道需要做哪些工作,
將有限的資源花在必需的事情上,才能成功創造出想要的產品、服務或成果。
範圍管理,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程:
1. 蒐集需求、規劃範圍
在遇到需要裝潢房子的時候,許多人會委託「室內設計師」來統籌處理。
而「專案經理」在專案中也如同這個角色,需要同時照顧到專案的方方面面。
我們就以「裝潢房屋」為例子
來說明一個專案中的範疇管理需要兼顧什麼:
在一開始,設計師這個「統籌者」會與客戶確認好需求,裝潢施工範圍有多大,是打算全屋裝潢?還是只是做個浴廁改善?
除此之外,也要了解公寓大樓有沒有相關規定,例如建築結構與承重牆的施工、冷氣室外機擺放位置、遮雨棚等外推結構的尺寸外觀有無限制等。
專案也是如此,首先需要先去了解客戶的需求,同時了解相關法規、市場狀況與喜好等等,以免發生專案順利完成了、產品不符需求的狀況。
2.定義範疇
接下來,便是要將需求具體定義出來,制定出詳細的規格、範圍基準以及數量等。
例如:屋主希望重新粉刷牆面、裝設櫥櫃、安裝空調,那麼便需要針對這些需求,討論出粉刷的漆要用什麼顏色、是不是要用安全環保漆;櫥櫃的材質、尺寸、間隔數量;空調數量、安裝位置、品牌型號等詳細的規格。
3. 建立 WBS
所謂的 WBS指的是工作分解結構(Work Breakdown Structure),意思是將整個作業拆解出來、細分各項流程。
像是設計師必須規劃出這個裝潢案子哪一項工程要先做,是先安排電路管線呢?還是要先安裝壁櫥?
什麼時候木工進來、接下來什麼時候安排油漆工、水電工、清潔人員,各需要多少人,
又需要採購多少材料、何時送進施工現場等等,整個施工順序、流程、人員安排都需要規劃。
4. 驗證範疇
前面所說的幾項,事實上都還是屬於前期的規劃階段,目的是為了讓客戶或上司主管能夠更了解整個專案過程,
若是當中有發現任何不符合需求或想像的狀況時,才能夠即時的調整與修改。
若是房屋裝潢已經施工,冷氣的電線與管線都已經埋進牆壁內,但這時候客戶才發現裝設空調的位置不是他想要的時候,這時想要修改,需要將整個牆面挖開。
如此一來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、工程,成本也必然會增加,甚至會影響到最後的品質!
5. 控制範疇
設定好範疇後,並不是就萬無一失了,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,專案經理必須不斷地掌握、確保如期完成預定範圍內的工作與目標。
若是無法確實如期達成,在預算、時間、人力都較難變動的情況下,範圍就是相對容易調整、也需要考慮是否調整的項目。
沒有進行範疇管理的專案,容易在執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做出一些不必要、影響不大的事情,有時甚至耗費大量資源與時間。
確定專案的範圍,清楚知道要做些什麼、為何而做,才能避免範圍蔓延、做出畫蛇添足或超乎專案團隊能負擔的事情,導致專案失敗!
延伸文章
延伸課程
作者:游振昌
●專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執行長
●中華國際專案經理人協會 理事長
●Project Club 發起人暨資深顧問
Project Club 責任編輯:詹家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