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曾經參與過專案管理,應該會發現專案的成敗,往往取決於一開始的規劃是否夠完善。而 專案執行計畫(Project Execution Plan, PEP),就是一份讓專案順利進行的 行動指南,不管是對 專案經理(PM),還是團隊成員,都超級重要!
那 PEP 到底是什麼呢?簡單來說,它是一份 詳細記錄專案目標、範疇、執行方式、管理架構,甚至包括 風險控管與變更流程 的文件。有了 PEP,大家就能照著計畫走,避免專案進行到一半變成一團混亂。
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 PEP 的完整架構,並告訴你如何讓你的專案計畫更清楚、更有效率!
為什麼 PEP 這麼重要?
我們先來想像一個場景——你和朋友約好要去旅行,但沒人訂機票、沒人安排住宿,也不知道該去哪裡玩,結果大家到了機場才開始討論計畫,最後可能玩得一團亂,還錯過了好幾個景點。
這就跟沒有 PEP 的專案一樣!

有了 PEP,能夠幫助專案團隊
明確專案範圍,避免計畫一直變來變去
定義關鍵里程碑,確保進度不落後
讓每個人清楚自己的角色與職責,不會手忙腳亂
降低風險,減少出錯的機會
提升團隊溝通效率,減少誤會與衝突
說白了,PEP 就像是專案的「攻略本」,有了它,專案就能穩穩前進!
專案執行計畫(PEP)的完整架構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一份完整的 專案執行計畫 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吧!
這部分的內容,跟 專案章程(Project Charter) 差不多,兩者可以互相參考!
1. 專案基本資訊
這部分主要是讓大家快速了解專案的「大方向」,通常包含:
- 專案目標:我們這個專案的核心目的是什麼?
- 專案範疇:這次要做哪些事?哪些不做?
- 專案經理(PM):誰負責總管整個專案?
- 專案發起人(Sponsor):由哪個部門或公司出資、發起?
- 預算與時程:我們有多少錢、多少時間來完成這個專案?
2. 主要工作項目
這裡會詳細列出 專案執行過程 需要做的事情。
其實這部分就是 專案的「待辦清單」,確保大家知道 下一步該做什麼!例如:
- 專案管理(PM 負責時程規劃、進度追蹤)
- 需求開發(訪談、整理需求、確認功能)
- 系統分析與設計(SA、SD 相關工作)
- 程式開發與測試(撰寫程式、QA 測試)
3. 里程碑規劃
里程碑(Milestone) 是專案中的 重要節點,像是:
啟動會議(Kick-off Meeting)確保大家對專案有共識
階段性驗收(Review)檢查某些功能是否開發完成
結案與驗收(Final Acceptance)確認專案圓滿完成
TIPS:可以用 甘特圖(Gantt Chart) 視覺化專案進度,這樣一目了然!
4. 需求訪談與管理
在專案中,需求變更是家常便飯,因此 PEP 需要記錄:
訪談對象(內部團隊、客戶、使用者)
訪談方式(面談、問卷、工作坊)
需求變更流程(如何修改、由誰審核)
提醒!!需求變更沒有被管控,專案很容易失敗!
5. 變更管理(Change Management)
變更管理,就是專案的「防呆機制」,避免突然改東改西導致混亂。
一定要記錄 變更申請人、決策者、執行負責人,否則容易出問題!
變更管理一般會有以下流程:
1變更申請(誰提出?)
2影響分析(會影響時程?成本?)
3核准與否(誰來決定?)
4變更執行(如何落實?)
5變更追蹤(確保變更成功)
6. 風險管理
專案執行過程中,風險無所不在,可能遇到:
時程延誤(進度落後)
預算超支(成本比預期高)
需求變更過多(導致開發時間拉長)
PM 記得定期開「風險檢討會議」,確保團隊對潛在風險有應對策略!
解決方案
建立風險清單(列出潛在風險)
擬定應對計畫(預先想好 B 計畫)
定期監控(風險會不會發生?需要調整嗎?)
用 PEP 讓你的專案更順利!
專案管理不是憑運氣,而是靠 清楚的計畫與執行!有了 PEP,你的專案就能:
- 更有組織,不會亂成一團
- 減少變更帶來的混亂
- 提高團隊協作效率
- 降低風險,確保專案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