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高效團隊的核心關鍵
在職場管理中,**「挑人」與「帶人」**是主管最重要的兩件事。很多人以為找到一個能力強的人就萬事OK,但實際上,挑錯人可能導致團隊失衡,帶不好人則會拖累整體表現。
古哥語錄:管理的核心思維
「挑人時,我們強調正面特質;帶人時,卻要關注他的負面特質。」
這句話點出管理的本質,面試挑選人才時著重潛力與優勢,進入團隊後則需關注與調整其可能帶來的風險或缺點,這正是許多管理者在領導團隊過程中常忽略的重要觀念。
一、挑人的原則|如何選對團隊成員?
正面特質(適合挑人時觀察)
問題解決能力
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
主動積極、樂於學習
獨立思考(非特立獨行)
抗壓性高、有開創與開放思維
願意分享知識與經驗
決策分析與執行力
樂觀正向的態度
負面特質(挑人時需特別留意)
情緒不穩、主動性差
固執、自我為中心
怕麻煩、沒耐心
不擅表達或文件撰寫意願低
難以教導他人、不願分享知識
面試技巧建議:了解求職者的「自我反思能力」和「職場適應力」,比單看經歷更有參考價值。

二、挑人常見誤區|別再用錯標準評估人才
不少人誤以為「會講話的人」就適合當業務或PM,其實這是個常見迷思。
業務職需要的是「傾聽與洞察需求的能力」。
**產品經理(PM)**需要的是「清晰邏輯與協調管理能力」。
選才的關鍵是:先確認職務需求,再匹配特質,而非憑直覺選人。
三、帶人的技巧|如何引導團隊發揮最大價值?
善用正面特質
每位成員都有其強項,管理者要學會放對位置,激發潛能。例如將擅長邏輯分析的人安排在規劃任務,而非要求其參與大量溝通任務。
調整負面特質的實務技巧
不愛寫文件的工程師:讓他負責維護別人未寫文件的程式,讓他體會缺乏文件帶來的困擾,再引導其理解文件的重要性。
不會教別人的技術專才:找出原因(怕教錯、不會教、表達力差),逐步引導或培訓,協助其克服障礙。
重點在於:「理解 → 對話 → 引導」,而非單純責備或替代執行。
四、帶人的迷思|「帶兵要帶心」的真正意義
所謂的「帶心」不是只做朋友或假裝關心,而是:
讓成員認同自己與團隊目標
協助他們找到發揮空間
建立「成就感」、「存在感」與「被尊重感」
在員工管理中,能兼顧「名、利、爽」(成就感、實質獎勵、心理舒適)才是高明的領導。
五、管理者的自我修煉|從挑人開始,從帶人落實
每位員工的特質都是獨一無二的,管理者無法用一套標準帶所有人,而應該:
針對不同特質設定個人化目標
發揮優勢,減輕缺點
定期調整策略,建立正向溝通機制
挑人要挑「最合適的」,而不是最強的。
選到能力強卻無法融入團隊的人,不僅難以管理,也可能讓他自己在組織中沒有成就感,最終選擇離開。
持續進化的帶人之道
這些年帶過超過30位夥伴,每一次的管理經驗都讓我學到更多。所謂的「用心帶人」,不是一種姿態,而是一種願意理解與調整的真心。
如果你是新手主管、正在學管理的HR,或者想提升人員選拔技巧與團隊帶領能力,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你前進路上的一盞燈。
作者:gip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