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捷專案管理實戰經驗分享
2011年底,微軟的產品經理與我討論了一個產品行銷計劃。這個計劃的最終成果是一張CD,將用於行銷活動。然而,計劃當時還在評估階段,並未決定是否執行。因此,當時的想法並未實際落實。隨後,在2012年4月18日,產品經理再次與我聯繫,並確定該專案需要執行。由於這個專案的成果需於5月23日的大型活動中使用,專案必須在5月21日之前完成並交付500片CD。如果未能按時完成,專案將宣告中止。
如何管理這樣高風險的行銷專案?
這樣的專案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範疇未確定,時間和成本的壓力極大。我與產品經理就專案的具體內容(範疇)、預算及品質等進行了多次溝通,並基於PMBOK專案管理方法進行需求收集。這個過程讓我了解,只有先確定專案範疇,才能進行預算、時間和人力資源的規劃。然而,由於專案的緊迫性,我知道自己必須依靠敏捷專案管理(Agile)來解決問題。

將時間與成本作為限制條件,靈活確定專案範疇
在這次專案中,我清楚地知道,從確認專案內容到交付成果的時間只有不到1個月。為了提高專案效率,我與產品經理就預算進行了詳細溝通。為了避免多方溝通的複雜性,我要求將印刷與壓片的成本由我負責。這樣,我可以更好地掌握專案的時間與成本,同時避免責任劃分不清。透過這樣的溝通,最終我們達成了共識,並確定了專案範疇。
如何利用專案管理工具來有效規劃專案時間?
在這個高風險的專案中,我充分利用了專案管理工具來規劃時間與資源。雖然從4月18日到5月21日有35天的時間,但每個資源的可用時間並不一致。為了精確管理專案,我使用了專案管理軟體(如Microsoft Project)來調整資源行事曆。這樣,我能夠精確地規劃每個任務的時間,避免時間浪費或重複工作。

成果交付:成功完成專案,順利交付500片CD
最終,我依靠敏捷專案管理的手法,順利將專案交付。台灣微軟也成功在5月23日的SharePoint大會中分發了高達1.8GB的[SharePoint資源寶庫]光碟,並成功傳遞了專案背後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