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案風險管理技巧與實務策略
無論你對專案的成功有多大信心,專案執行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各種意外狀況,這些潛在問題被稱為「專案風險」。身為一名專業的專案經理人,你必須在專案規劃階段就開始辨識與管理這些風險,並制定明確的解決策略。本文將為你詳細介紹專案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常用的五種解決方法,包括接受、避免、轉移、緩和及利用風險,幫助你有效降低專案的潛在問題。
專案風險管理的重要性
風險管理是一項持續的流程,專案經理人需定期辨識新風險,並將其記錄於風險清單中,以隨時掌控專案動態,確保專案能順利執行。有效的風險管理不僅能降低專案延誤與成本超支的風險,更能提升專案團隊的應變能力。
專案風險解決方法
1.風險接受(Risk Acceptance)
接受風險即為察覺風險存在,但未採取具體行動,只是提前擬定應對方案,以防風險發生時能迅速處理。此策略適合用於對專案影響較小的微小風險,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。
2.風險避免(Risk Avoidance)
風險避免策略是透過調整專案計畫,以徹底避免特定風險發生。舉例來說,若財務團隊1月須密集處理公司帳務,則避免於該月份安排其他耗費時間的訓練課程,以確保業務運作順暢,降低可能影響效率的風險。

3.風險轉移(Risk Transfer)
透過合約或保險等方式,將風險責任轉嫁給第三方,降低本身承擔的風險。例如,將程式開發工作外包,開發錯誤的風險便轉由外包廠商負責,或透過保險公司承擔運輸過程中的設備損壞賠償風險。
4.風險緩和(Risk Mitigation)
緩和風險是最常見的策略,透過事先採取行動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與影響程度。例如,加強銷售團隊的產品培訓,可有效減少因產品不熟悉而導致銷售失利的可能性。
5.風險利用(Risk Exploitation)
並非所有風險都是負面的,某些風險可能帶來專案正面效益。利用風險策略即為積極採取行動,提升正面風險發生的機率與利益,例如在產品需求激增時,快速增加銷售人員與行銷資源,最大化專案收益。
有效落實風險管理
以上五種風險管理策略各有適用情境,專案經理人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。同時,需持續更新風險管理日誌,保持專案團隊能及時了解風險狀況與對策,確保專案順利推進。
整理者:林瑾殷Chinyin L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