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與生活的界線:
別讓不接電話成為責任感的標籤
下班後還要接老闆或同事的電話,是否真的合理?很多人習慣將「隨時待命」等同於「有責任感」,但這樣的觀念或許值得重新審視。
某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到下班接公司電話這件事情,他問我下班後會不會接公司或老闆的電話,我回答說我要看狀況,看心情。
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在假日跟別人詢問公事的進度,就算有我也都是用Mail通知,不會打電話去問;如果同事在假日接到我的電話,也大多是私事,可能是問要不要去吃飯,要不要去喝酒一類的。
工作 VS 休息:職場界線應該怎麼劃?
- 我不習慣下班討論公事,如有必要,我會提前通知對方可能需要聯繫,而非突然打擾。
- 下班時間是個人選擇的自由,如果我願意加班,那是我的決定,但不應該成為別人強加的義務。
- 公務手機不等於24小時待命,若非On-call職位,就不該強迫員工時刻在線。
如果我今天是做一份on-call的工作,那要待命是沒有問題的,這是職業道德與責任感。所以我很尊敬那些銀行業的資訊部人員,他們常常都要面對系統異常的緊急修復,有時候11-12點有時候3-4點。但其實多數人的工作其實並沒有緊急到非得在下班後、假日時處理。
很多人常常會認為自己能接受下班後被老闆交代公事,就認為也可以這樣要求其他人,這個觀念是有問題的!!
下班後被工作騷擾的三種常見情況
- 習慣性來電:有些人遇到問題就想立刻得到解答,電話成為最快的方式。
- 事情延誤:當事人因進度落後而加班,進而影響其他人。
- 臨時狀況:老闆突發交辦,導致時間壓力轉嫁給員工。
多年前我曾有一個晚上接了同一個人10多通電話,他只是想要問我程式怎麼寫、怎麼改,問到後來我有點不耐煩了,我問他:「你是明天要上線的嗎?」他回答我說不是,只是他想今天把它寫完。
聽完我心裡頓時有火,不過我也不得不佩服我那時候竟然沒生氣,我只跟他說:「我要睡覺了,還有問題的話可能明天才能回答你。」;其實我當時的心聲是:「你要加班是你的事,幹嘛我也要這樣隨時待命幫你解決問題。」
老闆 & 同事們,請先思考這些問題!
善用Email讓對方有緩衝時間,別讓職場壓力無限延伸到私人生活。
- 這件事真的急到非打電話不可嗎?
- 是否可以用Mail或訊息先傳達?
- 是否能尊重員工的休息時間,避免影響工作效率?
給員工的建議:如何優雅拒絕下班來電?
多次不接,對方會理解你的態度,尊重你的時間!
- 有意識地不接電話,讓對方了解你的態度。
- 用合理的理由回覆訊息,如:「剛剛在洗澡」、「手機沒帶在身上」。
- 設定回電時間,如果不急,可選擇稍後回覆。
結論:讓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!
- 職場責任感不應以「隨時待命」為標準,應該要尊重彼此的界線。
- 適當拒絕不合理的加班文化,能幫助你提升職場幸福感。
- 下班後不接電話,不代表不敬業,而是對個人時間的珍視!
作者:gip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