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自我侷限,重塑成功心態
在我們的日常溝通中,語言表達和肢體動作不僅傳遞信息,還透露了我們的潛意識思維模式。透過 NLP(Neuro-Linguistic Programming,神經語言程式學),我們可以改變自身的語言框架,進而影響內在信念與行為模式,幫助我們突破困境,提升自我成長。
很多人所面臨的自我設限,其實源於「限制性信念(Limiting Beliefs)」,這些負面信念讓人無法採取行動,停滯不前。然而,透過 NLP 的「換框法(Reframing)」,我們可以重新塑造對自身能力的認知,打破限制性信念,進而獲得更積極的行動力與目標感。
如何運用 NLP 五步驟換框法突破困境?
NLP 的「換框法(Reframing Technique)」是一種有效的心態轉變技巧,透過以下五個步驟,幫助我們從「無法做到」轉變為「可以學會」,讓思維從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。
1. 識別困境
自我意識推進
常見的對話:「我無法做到 X (例如:寫作)」
當我們一再對自己說「我做不到」時,就在心裡建立了一個限制性信念(Limiting Belief)。這不僅介於使我們失去自信,更會對沉意识中下道:「我永遠不能達成」。而這樣的思維模式會嚴重限制我們的成長。
2. 改訂時序
重新排列時間觀
常見的對話:「目前為止,我還沒有能力做到 X」
這種換框使我們將一個“絕對沒有可能”的突口轉換為“只是目前沒有完成,但我可以往那方向前進”。這點很重要,因為它對自我心理進行重新編稿,讓我們更有活力轉換思考方向。
3. 分析前因後果
解構模式
常見的對話:「因為我過去沒有學會 O 技能,所以至今我還做不到 X」
從模式解構,讓我們明確要改變什麼,例如尋找一個觀念相關的學習資源。
4. 假設資源
建立自我建設
常見的對話:「當我學會 O 技能,我就能完成 X」
假設自己「具備了某項能力」,就能夠達到目標。
5. 未來設定
行動計劃
常見的對話:「我要學習 O,並最終達成 X」
正面詞語使自己即將達成的清晰目標,成為達到目標的途徑。回到了「可以有能力掌控人生」的狀態。
結論
透過 NLP 五步驟換框法,我們可以有效地轉變限制性信念,修改語法將“無法做到”這個狀態做出時間以描繪出事情的實際真相:「過去沒有具備這項能力」。
接著,描繪未來”能夠做到”,或者”想要去做”的可能性。
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,卻可以改變對曾經發生事情的觀感,進而改變此事在未來對我們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