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介紹越短越好?錯誤示範你中了幾個?
在企業內訓或公開簡報課程中,常常聽到一句話:「自我介紹越短越好!」甚至不少人力資源專家建議,自我介紹最好30秒內結束。但,這樣真的對嗎?
簡報開場的自我介紹:該說什麼才對?
其實,簡報開頭的自我介紹,最重要的不是時間長短,而是:「為什麼由你來講這個主題最合適?」這是讓觀眾建立信任與期待感的關鍵。
然而許多簡報者卻錯誤地將自我介紹內容放在:「我的個性是什麼」、「我的座右銘是什麼」,這些資訊與簡報主題毫無關聯,反而讓觀眾一頭霧水。
把自我介紹聚焦在「你與主題的關聯性」,而非個人小故事或無關內容。
實戰案例:柯文哲的TED演講
在 TED x Taipei 中,柯文哲的演講主題是《生死的智慧》。他在開場白中說:「在台灣的醫生裡面,我大概是看過死人最多的醫生…」,一句話立刻說明了他講這主題的權威性與可信度,這就是強而有力的自我介紹範例!

【客戶簡報誤區】第一張投影片要放公司簡介嗎?
這是許多業務或行銷人員經常犯的錯誤!很多公司一開場就秀出:「我們成立幾年、員工幾人、拿過哪些獎…」,但你要記住:
客戶不是你的員工,他們不在乎你多棒,他們只關心你能不能解決問題。
錯誤示範:廣告公司來拜訪時狂講自家優勢
我曾接待過一家廣告公司,開場十分鐘都在說自己多強大,結果我的感受是:「你浪費我的時間」。
對外商業簡報的黃金架構(必收藏)
引起興趣: 開場直接切入客戶痛點
深入說明: 展示你的解決方案與差異化
信任建構: 加入成功案例與客戶見證
行動引導: 最後誘導客戶採取具體行動(這才是簡報的目的!)
【產品簡報誤區】功能越多越好?當然不是!
許多企業簡報會陷入「功能轟炸」:一頁頁寫滿技術參數與產品細節,這其實是行銷中的大忌。
客戶真正想知道的是:「這產品對我有什麼幫助?」
學過NLP(神經語言學)的人都知道,換位思考很重要。除非是做技術內訓,否則請將產品特色轉換成「對客戶的利益」,這才是有效溝通。
【簡報結尾技巧】「The End」就結束?別傻了!
最後一張投影片,其實是整場簡報的收尾關鍵點,卻常常被草草結束。有些人只是放上「敬請指教」或「Thank you」,完全錯過了影響觀眾行動的最佳時機。
我曾參與外商簡報競賽評審,25位參賽者中,只有3人在結尾設計了「誘導行動」!
結尾該怎麼設計?
提出明確下一步(如預約試用、填寫表單、掃QR Code)
重申關鍵利益(為什麼現在行動最划算)
留下聯繫方式並呼籲回應(Call to Action)
打造有說服力的商業簡報,請記住以下三點

如果你正在準備業務簡報、投資簡報或產品發表會,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!學會從觀眾角度出發,簡報才能真正打動人心、促成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