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年總會爭論一次颱風假是否放得恰當,正、反兩方的意見各有其道理,本篇文章想探討的是,單純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颱風假這件事,而不談論假放得合不合理。
在分析之前,得先了解什麼是颱風假 : 在中華民國政府災害管理法規中,有一條《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》,針對臺澎金馬地區受天然災害影響時,衡量各地區縣市機關及公、私立學校停班停課標準。並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布「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情形」,避免上班職員、上課學生因通勤困難,而造成生命財產損失。由於通常適用的情形以颱風居多,所以才會被統稱為颱風假。
由此可知,颱風假的原始用意,是為了確保人民的安全,避免因通勤移動而造成生命財產損失,只是為了統一規範,同時定義了各種災害的強度等級來輔助評估。也就是說,決策的考量必須以生命安全為核心訴求,至於風雨的強度標準,是用來客觀判斷災害強度的依據,而不是放假的唯一準則。
釐清目標,在管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,尤其能避免誤將KPI視為專案目的。就好比經營網站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公司營收,而營收來源是用戶線上交易次數,因此KPI可能訂為"線上交易成功數",可是交易次數可以透過各種方式達成,像是行銷手段、廣告,甚至用騙來的點擊,某些非自願的交易數無法增加用戶黏著,一旦使用者熱情冷卻,營收就會跟著下滑,並沒有達到真正想要的目的。
確認目標後,再來是進行風險分析,當風雨的強度明顯高於或低於標準時,通常沒有太多的疑慮,決策的困難處往往在模稜兩可的位置上,此時可以利用風險矩陣的評量方式來輔助。風險矩陣是將發生風險的嚴重度與可能性分別放在行、列中,並以數字區分等級,假設以可能性來說,幾乎肯定發生為5,幾乎不會發生的是1,以嚴重度來說,極嚴重為5,極輕微是1,當幾乎肯定發生,且發生時帶來的影響極嚴重,那麼兩者相乘所得的風險指數等於25,這就是矩陣中看到的量化數字。
風險指數越大,表示越需要有妥善的應變計畫,決策者可依據自身專案的情況來定義,例如上表小於5被標為綠色,代表可以不處理,紅色則是需有完善的對策。有了參考的指標後,最重要的是將自身面臨的風險問題,對應到表中,舉例來說,放颱風假與否有以下可能性,而其影響也可預期,但影響的程度該視為輕微或嚴重? 判斷的準則,就與前述的專案目標有很大關係,假設颱風假的定義是確保人民的安全,避免因通勤移動而造成生命財產損失,那麼只要條件成立,影響的等級都應該列為最高,假設重視經濟的成長大於前者,那麼自然會有不同的答案。
完成風險評估後,就可以下決策了嗎!? 最好的方式,是再重頭檢視一遍,尤其得釐清風險應變對策是否還會造成衍生的風險? 這個衍生的風險如果發生了要不要處理? 數字是死的,是一個便於衡量的方法,但不能過度使用,就好比颱風假的決策如果只單方面取決於風雨強度,而不考量民眾通勤方式、不同地區排水能力、甚至移動人潮(收假),就會引來大量的民怨,這些風雨以外的不確定因子,有沒有威脅颱風假本身希望達到的目的(保障人民安全)呢? 如果有,這些衍生風險就該被列入考量,若沒有,就不該影響決策。
作者:Victor
Blog:http://victorhsu0202.pixnet.net/blog